此前,在濟南市城管局主辦的垃圾分類“圓桌對話”活動中,濟南市城管局生活廢棄物管理處副處長孫杰曾表示,9月30日前,濟南市社區將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。近期,濟南市城管局生活廢棄物管理處科長陳振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,濟南已經完成了全市所有居民區的垃圾分類投放設施全覆蓋。
目前,濟南全市生活垃圾產生量約11000噸/日,實行垃圾分類後,廚餘垃圾收集處理量近1000噸/日,可回收物回收利用量約2500噸/日。按照住建部測算標準,濟南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超過30%。
濟南市堅持“末端推進前端”,現在,末端的垃圾處理系統完全能夠滿足生活垃圾的處理,並且還有很大的盈餘,全市垃圾分類投放、分類收集、分類運輸體系基本建成。當下,如何做好前端收集成了重點。
前端垃圾收集工作要比末端垃圾處理系統的建立複雜、困難得多。“去年,上海剛開始全面強制實行垃圾分類時,每天要付給垃圾回收點督導員800多萬的工資,這對濟南來説簡直是‘天文數字’。”無法劃出高額資金,濟南面臨缺乏垃圾分類督導員的現狀。而要解決前端分類困境,除了設置督導員,還要從源頭出發,加大對社區居民的宣傳力度。
有意思的是,在垃圾分類進程中,響應最積極的是小孩和老年人。“其實垃圾分類做得最好的是老人和小孩”,濟南市城管局生活廢棄物管理處科長陳振華説。
在社區採訪中記者也發現,老年人對垃圾分類的熱情都很高,也表示願意參與進來。相比之下,年輕人雖然對垃圾分類的環保意義表示認同,但同時他們也承認自己在生活中很難做到。“比較麻煩吧,垃圾比較多,也沒有太多時間做這些事。”濟南一社區年輕居民接受採訪時説。
面對部分社區垃圾設施還沒有投入使用的情況,濟南市城管局生活廢棄物管理處科長陳振華也有些無奈,他表示,總體上中國的垃圾分類處於比較初級的起步階段。“但現在咱們的垃圾分類不再是口頭上的了,已經實實在在啓動了,雖然肯定還有很多問題,我們也不迴避問題。垃圾分類這件事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,只要堅持不懈地做下去,一定會有更大的進步、更好的效果。”
據瞭解,濟南市政府於8月24日提交的《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》已經過市人大常委會一審,目前已按照一審相關建議和一審後再次徵求意見情況修改完善,擬於近期提請常委會二審。該條例有望年內頒佈,屆時將為濟南垃圾分類工作的深入推進,提供法規保障。
無線濟南客户端
濟南發佈客户端
泉城藍客户端
市中手機台客户端
版權所有:濟南廣播電視台 All Rights Reserved
魯新網備案號:201653103
廣電總局批文 廣局[2010]586號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37120180004
信息網絡傳播許可證號1907177
公安備案號 37010202001790
濟南網 用户反饋郵箱:ijntv_mail@163.com
舉報電話:0531-85652768
廣電總機:0531-85652114
廣告合作:0531-85653065